发布时间:2025-06-13 18:52:07 | 优佳网
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走向职场社会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好的选择可以弥补院校的差距,错误的选择也可能毁了一个天才。
那么,目前志愿填报有哪些误区呢?
一、以性格倾向、兴趣爱好、学科偏好为主要考量因素,决定专业院校的选择。
这也是很多机构通用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存在两个假设前提:
假设一: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在未来不会变化。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刚满十八岁尚未踏入过社会的孩子而言,其性格、爱好、价值观等根本都还没有成型,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未来的认知都还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在工作之后性格等都还会发生很大变化。若只因其此时的一些表现,就决定了其一生的发展方向,实在太过草率了。
假设二:你只要做你喜欢的事就一定会幸福。显然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找到了一份感兴趣的工作,不一定有一个不错的收入。而如果没有一个不错的收入,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是很难幸福的。
这种模式用于家庭经济优越的孩子倒也无妨,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需保证大学毕业后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若使用这种模式就真可谓害人不浅了。
二、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不可依赖。首先,老师是严重缺乏求职及职场发展认知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就业的了解更多的是听来的、看来的或者猜测的,自身很少有相关经历;其次,孩子和老师的出发点是相冲的。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专业,而对于部分老师而言,他们更希望的是学生能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因而可能会忽略对专业的考虑。
那么怎样填报志愿才算是科学的呢?
其实志愿填报非常简单,只需三步即可完成。
一、定专业
学校与专业孰轻孰重?毫无疑问是专业,因为专业决定了孩子大学四年要做的事,也决定了孩子毕业之后一生所做的事,又间接决定了孩子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等。那么,该如何确定专业呢?
1、目标居住地。毕业后有可能在哪些地方安家,然后要了解你所选择的这个专业在当地是否有发展前景。很多孩子在毕业后是打算回老家工作的,结果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在老家根本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此外一些想考公务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有些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是非常少的,甚至在你的目标城市就没有对口的。虽然仍可以选择不限专业的岗位,但选择面毕竟窄了很多,而且据统计该类岗位的报考人数往往是最多的,竞争最激烈。
2、物质需求。这里指的是毕业五年后为满足在目标城市的正常生活开支所必需的一个经济收入水平,这个数据是有方法可以精准的计算出来的。虽然这个数据在9年后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基本工资水平也在上涨。所以仅从参考意义上而言,准确度仍然是非常之高的。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虽然每个行业都有人拿到超高的工资待遇,但我们这里只看平均水准,我们不希望孩子去赌那千万分之一的机会。
3、性格倾向。我们建议直接使用MBTI测试,其结果准确性高达70%,作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参考已经足够了。
4、专业前景。参照MBTI测试结果,列出所有感兴趣的专业,进而列出每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每个岗位在目标居住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待遇,工作五年平均工资待遇等。然后以“1”“2”“3”所提供信息为参考,从“4”所列表中排除掉不适合的专业。
5、学生意愿。孩子根据自身意愿,从“4”所列表中的剩余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即可作为自己的目标专业。
二、划地域
篇幅已经过长,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三、选学校
选学校是最简单的,在划定的地域内,在自己成绩容许的范围中,选择排名最靠前的学校即可。
父母可先陪同孩子完成“定专业”和“划地域”两项,等成绩出来之后再从容完成最后一项“选学校”即可,可避免因焦急而导致出现失误。
如果仍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加QQ3522848700咨询。
要知道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因此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我的填报志愿的一些方法推荐。
要知道不管专业还和学校,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地理位置,资源和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情况和发展空间, 报考志愿时专业和学校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一般来说这时候还是建议 选择专业实力强,选择范围广的高校 ,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名气不重要,特别是在未来就业和现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学校名气尤为重要。当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可以选择优先考虑专业的问题,再去考虑院校。
对专业了解得越多越深入,越能够帮助到各位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未来的就业等也大多是由专业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在填报专业时就需要仔细考量该专业至少未来10年的发展走向,如果这个专业在未来能有可期的上升空间,自然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大。
我们所说得三原则一般是“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原则。 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要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院校的录取率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 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
冲一冲:将自己 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 的层次
稳一稳:将自己 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 的层次
保一保:是 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 的层次。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这个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横冲乱撞 ,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 如果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所以说填报志愿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很多人高考成功但是在填报志愿时不合理,导致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将最心仪的学习填在第一志愿。 结合自己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 ,对所有备用志愿以先高后低的降序排列。当然也可以 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 ,最后一定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36个。
最后希望以上的全部内容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虽然说高考成绩很重要,但是填报志愿同样重要,一定要注意院校名称,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一步之差可能会影响你的整个人生。 优佳网
优佳网(https://www.cyjyxx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么报志愿怎么选专业的相关内容。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